大学生创业容易产生那些误区
录入编辑:无乐不作 | 发布时间:2022-07-11![[list:title] [list:title]](/static/upload/image/20220704/1656923608835297.jpg)
创业是企业家和创业伙伴优化整合资源或努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接下来,小编将对大学生创业带来五个误解,可以避免一些风险。希望这些咨询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创业误区
大学生创业误区1:毕业后创业
国内很多大学生还没准备好就出来了“主导”创业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很高。李开复说,大学生先参与创业,再领导创业,是更好的选择。“国内教育更注重专业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执行力、团队经验、市场研究等方面的培养。”
大学生创业误区二:对市场重视不够
将“创业”直接等同于“科技创业”,又将“科技创业”直接等同于“获得专利”李开复认为,创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企业家是否成功。“知悉市场”,包括对市场的理解,对用户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用户利益的理解和尊重。
大学生创业误区三:创业等于上市
“创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上市赚钱,更不是打败竞争对手。年轻企业家应该有更多的头脑,建立一个积极的创业生态系统。”目标是创造、完善产业链,利用技术造福用户。“比如在互联网行业,当网络用户、内容制作者、广告商都能分享你的技术,在收入和经验上实现双赢,就可以算是成功。”
大学生创业误区
李开复认为,针对许多国内大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却不愿让投资者知道的做法,“想法改变一切”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少见。“想法不是最有价值的。如果投资者选择创意和企业家之间的一个,肯定会有更多的投资者选择后者。所谓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创业方向、人格、创业团队和执行力。”
大学生创业误区五:创业等于赢得风险投资
“不仅仅是钱。”李开复说,据他观察,当他拿到第一笔钱时,他开始拒绝投资者的共同参与,并将他们的意见视为对自己的干涉。“风险投资的价值远高于金钱。除了投资,他们还可以向没有深入世界的大学生介绍人脉、客户和合作伙伴,帮助他们了解市场,管理金融,吸引下一轮融资。”正因为如此,一个好的投资者的标准不仅在于他是否愿意投资,而且在于他是否能在投资后为企业家提供持续和有价值的帮助。
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企业家经营、组织、服务、技术、设备操作、推理和判断的行为。对大学生来说,更要努力认清,加油学习!
